当您决定购置一台日产
100公斤制冰机时,产量无疑是您首先锁定的目标。然而,产量仅仅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数字。在现实使用中,若忽略了其他关键参数,您可能会遭遇效率低下、能耗惊人、故障频发甚至冰块无法使用的窘境。要想让投资物超所值,以下这7个参数,您必须擦亮眼睛,仔细考量。
1.储冰量:决定您的供应缓冲能力
产量是“生产能力”,而储冰量是“库存能力”。一台标称100公斤制冰机,其内置储冰桶的容量可能只有30公斤、50公斤或更大。
为何重要?制冰是周期性的,需要时间。当遇到用餐高峰或集中用冰时,现制的冰块远远不够。足够的储冰量就像一个缓冲仓库,能确保在制冰周期内持续、稳定地供应冰块。
如何选择?如果您的业务是持续性的(如餐厅全天营业),建议选择储冰量接近或达到日产量一半的机型(例如50公斤以上)。对于间歇性大量用冰的场景(如酒吧夜场),储冰量越大越好。
2.制冷方式:直接关系能效与稳定性
制冰机主要分为水冷式和风冷式。
水冷式:通过水流进行冷却,制冷效率高,环境温度适应性好,但需要连接水源和排水,且耗水量大,水费成本高。
风冷式:通过风扇和空气进行散热,安装灵活,只需接上下水,但效率受环境温度影响大。若放置在通风不畅、高温的后厨,制冷效率会大打折扣,甚至停机保护。
如何选择?绝大多数商用场合选择风冷式,但务必确保安装位置通风、阴凉。如果您的水资源丰富且成本低,设备安装空间密闭,则可考虑水冷式。
3.冰块类型与形状:匹配您的实际用途
冰块形状绝非外观问题,它直接关系到冷却速度、融化速度和适用场景。
方冰/月牙冰:通用,冷却速度快,适合用于饮料、餐厅沙拉台、海鲜展示等。
冰/颗粒冰:不易结块,口感佳,是饮品店、酒吧的选择,融化慢,能更好地保持饮品风味。
半方冰/薄片冰:冷却速度极快,主要用于医疗、科研、超市生鲜产品的冰鲜覆盖。
如何选择?餐饮业选择方冰;追求饮品品质的酒吧、咖啡馆可选冰;超市水产品保鲜则需薄片冰。
4.制冷剂类型:环保与能效的隐形指标
目前主流的制冷剂是R410A和R32。它们都是环保型冷媒,对臭氧层无破坏。
为何重要?R32在能效和环保性能上略优于R410A,是全球发展的趋势。选择使用新型环保冷媒的机型,通常意味着设备采用了更新的技术,长期运行更节能。
5.成冰周期:影响出冰的响应速度
指制冰机完成一次制冰并脱冰所需的时间。这个周期越短,意味着单位时间内出冰的批次越多,冰块供应越及时。
为何重要?在频繁、间歇性用冰的场景下,短周期能更快地补充消耗掉的冰块,保持储冰桶始终处于“有货”状态。
6.工作环境温度:确保在您的厨房里稳定运行
这个参数常被忽略。厂商标注的100公斤产量,通常是在特定的环境温度(如21℃-32℃)和进水温度(如15℃)下测得的。
为何重要?如果您的后厨夏天温度高达40℃,那么机器的实际产量可能会大幅下降,甚至无法达到标称值。务必查看产品手册,了解其允许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,并确保您的安装环境符合要求。
7.功耗与能效:算清长期运营的成本账
制冰机是“电老虎”,24小时不间断工作,其耗电量不容小觑。
为何重要?购买成本是一次性的,电费是持续性的。选择高能效等级的机型,虽然购机价可能稍高,但长期下来节省的电费非常可观。关注其额定功率和24小时耗电量,做一个简单的电费计算,您会发现能效高的设备更划算。